深圳北京大学香港科技大学医学中心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研究机构 > 研究所 > 生物医学研究所

生物医学研究所简介

发布日期::2020-11-02 字号调整 14px 浏览次数(

生物医学研究所简介(图1)

所长  解亭

香港科技大学生命科学部主任

深圳北京大学香港科技大学医学中心副主任


老年医学研究所(图5)

副所长  刘伟

生物化学博士,研究员,北京大学硕导、博导,广东省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会理事,深圳市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会理事,深圳市医学会基础医学专业委员会委员,深圳市孔雀计划B类人才,福田I类英才。


 

简介

深圳北京大学香港科技大学医学中心生物医学研究所成立于2004925日。该研究所是由北京大学、香港科技大学与深圳市政府三方机构在长期寻求交叉学科合作互补的过程中努力促成的,由叶玉如院士出任第一任所长,张明杰院士为第二任所长,解亭教授于2021年继任至今。该研究所的成立旨在借助三方优势,基于深圳经济特区与香港特别行政区的紧密联系,打造一个高层次的、创新型的、融合医疗、教学、科研、产业及高新技术成果转化为一体的现代生物医学研究所,为基础科学与医学临床应用建立扎实的合作研究平台。生物医学研究所成立至今,在医学及生命科学领域开展高水平的科学研究,在蛋白质结构生物学、神经生物学、肿瘤学、分子免疫学和皮肤疾病转化医学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就,与此同时,研究所为国家和深圳市培养了大批临床研究人才,推动了深圳市科研和医疗卫生行业的创新和提高。

生物医学研究所充分整合北京大学和香港科技大学双方的优势创建了一支结构合理、能力卓越的研究团队,现有5位全职教授和14来自北京大学、香港科技大学及世界各地的客座教授,其中博士生导师5位,硕士生导师4位。全职员工中获得硕士及博士学位者计36人,占员工总人数的60.7%。拥有深圳市评定的高层次人才10人,其中海外高层次人才A1名,B1名,C7名,地方级领军人才1名,后备级3名。“福田英才”I1人,II3人。此外,院所常年有近30余名研究生在医学中心科研教学基地学习及开展研究。

我院所成立至今,在全体科研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已获得约9000万元人民币的研究经费,其中,完成国家级项目35项、省部级项目44项,市级项目79累计发表SCI论文121篇,共申报国家发明专利185项已获授权1深圳市科技进步奖。尤为一提的是2013年,我所所长张明杰院士作为首席科学家,成功申报国家973项目——《神经生长与信息传递重要蛋白质复合体的结构生物学研究》并获得了国家973计划的拨款,这全国科学界对我研究所的认可与肯定。20188月,该项目顺利完成,并获得了“优秀”的评价。

生物医学研究所的组织构架就是在医学中心领导和专家顾问委员会支持下的所长负责制,下设四个研究方向:蛋白质结构生物学,神经生物学,肿瘤生物学和分子免疫学。建成三个深圳市重点实验室:深圳市神经结构生物学重点实验室、深圳市皮肤疾病转化医学重点实验室、深圳市药物依赖与安全用药重点实验室。并面对全市提供两个深圳市公共服务平台:深圳市生物医学公共技术服务平台,深圳市皮肤疾病分子诊断公共服务平台。

 

主要公共服务

1面向粤港澳地区共享生物医学科研实验设备

生物医学研究所建成了两个深圳市公共服务平台:生物医学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和皮肤病分子诊断公共服务平台。平台可为广大科研和临床工作者提供较完备的大型科研设备,如:活细胞工作站、流式细胞仪、激光共聚焦显微镜、QPCR仪、超速离心机等。

2为致力于基础医学研究的医护人员提供专业帮助

生物医学研究所的公共服务平台除了对医护、科研人员提供硬件上的帮助以外,还为全市、及粤港澳地区的临床医护工作者提供软件上的支持。包括针对立项的指导和可行性分析、科研方案的制定和技术路线的设计,并参与后期实验数据的整理和分析以及学术论文的撰写和投稿。

3、帮助基础医学研究成果向临床转化和推广

我所累计申报国家发明专利18项,5项已获得授权。其中一项获得深圳市科技进步奖。其中,针对系统性红斑狼疮、特异性皮炎的遗传学检测指标研究,可用于该类疾病及其预后的诊断治疗针对自身免疫性疾病研究的诊断试剂盒,已进入合作开发和中期试用阶段针对晚期恶性肿瘤、性传播疾病进行的靶向性基因治疗研究,可延长晚期恶性肿瘤患者的生存期,提高性传播疾病的治愈率。该项研究已进入动物实验阶段针对阿尔茨默症老年痴呆症开展的遗传基因检测研究,可有效筛选高危病人,进行早期诊断、早期干预治疗在神经系统蛋白质结构方面,针对蛋白质结构变化,开发小分子化合物新药,用于神经精神疾病如孤独症、抑郁症、老年痴呆症的治疗,具有特异性高、副作用小的优势等。

4、承担高层次与高技术人才培养责任

院所充分利用北京大学、香港科技大学两所名校的教学力量,积极开展多种形式教学,为社会培养高层次、高水平、高技术人才。成立以来共培养博士后18名,13名已出站,分别于美国、上海、广西、深圳等地高校任副教授;共培养研究生49名,其中31人已获得博士/硕士学位。累计培养技术员36人,部分人员已在深圳大学、香港大学深圳医院、深圳市中医院等单位任职。

5、积极开展学术研讨与交流

院所每年均举办各类学术讲座,邀请国内外专家来深圳开展学术交流;每年举办各类基础医学科研培训、研讨等近10次,深圳及周边地区参加人员近2000人;牵头成立了深圳市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会,举办华南地区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年会;利用医学中心远程会议系统连接北大医学青年科技沙龙,双城同时开展学术讨论,在青年学者中反响热烈。